近日,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在项城市某建筑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3座古墓葬,分别为汉代砖室墓、唐代船型砖室墓和北宋砖室墓。考古人员对3座古墓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出土了汉代铜镜、珍珠玉石串件和黄釉瓷碗等一批珍贵文物。
经过现场勘探得知,汉代砖室墓开口于汉代文化层下方,墓葬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墓室四壁有六层红色菱形纹花纹砖平砌而成,花纹向内,垒砌规整讲究。在该地区从来没有发现过类似的汉代砖室墓。清理墓室底部后,考古人员发现该墓墓室填土,内无棺钉、棺灰痕迹。墓室底部清理出人骨一具,头向正南,仰身直肢葬,性别为女性,年龄在40岁左右。在墓室南部、头骨顶部清理发现一灰陶罐。墓室西南角清理出一面汉代三兽铜镜,做工考究,有轻微锈痕。头骨西侧清理出17枚红色玉石串件和1枚绿色玉石串件,做工质朴,很具观赏性。清理发掘后经过测量,该墓南北通长2.5米,东西宽仅有0.6米,在这座规模比较小的汉代墓葬里,能出土这么多有价值的珍贵文物,是很少见的。通过对该墓开口层位、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类型,初步推断为汉代砖室墓。
唐代船型砖室墓为唐代该地区典型船型砖室墓葬,开口于唐文化层下,开口距地表0.55米。墓壁由青砖垒砌而成,墓顶为穹顶。墓葬平面呈南北向,墓葬南北全长3.5米,最宽处1.2米,墓室底距地表1.8米。墓葬结构分为南北长2.5米船型墓室,南部相连的0.3米封门和0.7米长的斜坡墓道。墓室内葬人骨两具,头向均朝南,均为仰身直肢葬,年龄均在50岁左右,初步推断为夫妻合葬墓。清理发现墓室南部有红色木胎漆器痕迹,呈直径0.15米的近圆形,应为木胎漆盒,在两具人骨头部中间处清理出口径0.18米、底径0.08米的黄釉实圈足瓷碗,碗底有明显支架烧痕,为典型唐代黄釉瓷碗。结合该墓墓葬形制、开口层位并对比该地发掘清理相似墓葬,初步推断为唐代墓葬。
宋代砖室墓开口于第三层唐宋文化层下,开口距地表0.6米。墓室由青砖垒砌而成,墓葬平面呈南北向,墓葬南北长2.25米,宽0.95米,墓室底距地表1.8米。墓室内葬人骨一具,头向朝南,仰身直肢葬,年龄约50岁,男性。墓室内出土铜钱8枚,分别在头部、双臂两侧、躯干部和脚部。经过鉴别,铜钱种类分别为开元通宝、皇宋通宝和天圣元宝。通过对出土古钱币分析,皇宋通宝为最晚钱币,推断该墓年代上限为北宋仁宗赵祯时期。结合该墓墓葬形制、开口层位并对比该地发掘清理相似墓葬,初步推断为北宋墓葬。
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上地下文物十分丰富,是典型的文物大市。近年来文物部门通过文物勘探,在项城市区及周边范围内共发现各类古墓葬300多座,出土有唐三彩等国家珍贵文物近百件。
这次发现的3座古墓位于项城市西北,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南顿故城东北,历史上该地古人生产生活活动频繁,为古人重要集聚区。3座古墓的发现,为研究项城市的社会、经济、历史变迁以及民风民俗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周口艺术
暂无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