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您的位置:周口站周口动态正文
河南省非遗普查新发现“八音楼子”配“肘阁”
佚名    2010年04月30日    大河报    浏览数:828

4月27日上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发现采访团在周口市川汇区采访了当地流行的一种吹奏音乐——八音楼子。

“八音楼子”又称“八音会”,在周口出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周口市川汇区及周边地区。八音会最流行的区域在晋东南,民国初年由山西客商引入周口。起初仅限于晋籍客商之间,于年节或闲暇之时,居家分散活动,自吹自拉,以求娱乐,后来逐步形成班会,成为民间器乐合奏乐种之一。

周口市川汇区文化馆的专家介绍说,“八音会”借用了古代“八音”的泛指,即鼓、锣、钹、弦、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但并非确切规定或认定必须由八种乐器组成。“八音会”的活动,往往与山西传入的“肘阁会”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既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又在实际上起着为“肘阁”表演伴奏助威的作用。八音与肘阁的协同演出方式是:前有“扛箱”开路,中间“八音会”,肘阁断后表演,因为队伍中有彩扎“鼓楼子”,所以又称“八音楼子”。

有关专家认为,“八音楼子”以民间器乐为基础,曲牌丰富,其中既能见到古代宫廷音乐和庙堂音乐的因素,也能见到戏曲音乐、民间音乐的影响,又与民间“肘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八音楼子在周口的萌生、发展,与当地民间文化息息相关,是一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周口艺术

重走客家路|梅州兴宁,好听好看有韵致
非遗之美 致敬“她力量”
202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将于今年3月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
2021洛阳首届云端非遗论坛圆满举办
跟着非遗去旅行,穿越古诗词中才有的绝美之境
校企联动,促进非遗传统与现代交融
大家的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24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